刚刚收到违反外汇规定的罚单,支付“老大哥”拉卡拉再次陷入乱收费漩涡。
近日,大量拉卡拉POS机用户在网络平台投诉被收取不合理的运营服务费,并要求拉卡拉退款。用户质疑拉卡拉在未提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私自扣款是否合规。
近年来,拉卡拉因合规问题频频受到监管部门处罚。除了年初因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被罚款1000万元以上外,2023年拉卡拉还因违反反洗钱法被罚款800万元以上。 时间再往前追溯,拉卡拉还曾被罚款800万元以上。因超限额购付汇、违反外包管理规定等问题受到监管处罚。
此前拉卡拉最轰动的违规事件就是2023年的“跳码”事件,此次事件中拉卡拉可能被追回近14亿元,导致2023年业绩由盈转亏。拉卡拉的行为甚至被指侵吞银行或银联利益、侵占国有资产。
在拉卡拉近期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中,公司表示在公司治理和合规运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。但从近期发生的多起事件和罚款来看,拉卡拉在ESG的G维度上仍需改进。
乱收费“背后捅刀”用户?
近日,拉卡拉因向刷几张卡的顾客收取120元“保护费”而备受关注。拉卡拉在公司治理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合规运营以及拉卡拉ESG中的客户满意度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在线投诉平台上,6月、7月大量用户反映,在使用拉卡拉POS收款时,被莫名扣除120元运营服务费。用户指出,拉卡拉在没有提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,在已经收取手续费、流量费等费用的前提下,突然额外收取120元的费用,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拉卡拉官网并未发布关于收取120元消费者投诉操作费的通知文件。拉卡拉于5月26日正式公布费率版本:银行卡收单业务信用卡费率标准为0~2%;机器服务费0~1000元;运营服务费0~300元/年。
拉卡拉官方论坛上有帖子显示,“拉卡拉支付适用于2023年5月30日前注册、月均交易额低于15000元或连续三个月月均交易额较低的POS机”。超过10000个用户,将额外收取120元运营服务费。 “但这一信息尚未由拉卡拉官方发布。
随后,消费者收到120元的扣款通知,扣款类型为运营服务费。目前,不少用户向拉卡拉要求退款。
拉卡拉近期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中表示,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投诉和反馈机制,持续关注和提升客户满意度,提供优质、负责任的产品和服务。但根据网上投诉平台信息显示,消费者并未事先收到扣除运营服务费的通知拉卡拉支付,后续的投诉和反馈拉卡拉也没有积极处理。
除了“背刺”POS机客户外,拉卡拉在合规运营方面一直存在缺陷,近年来多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。
今年3月初,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披露了拉卡拉支付机构处罚文件。根据已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,拉卡拉的违法事实包括三项:违规将外汇汇入境内、违规将境内外汇转移至境外、未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、统计报表等信息。按照规定。拉卡拉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警告并罚款13.81万元,没收违法所得1105.55元,共计13.91万元。
这不是他第一次犯规。早在2019年,拉卡拉就因超限额购付汇被罚款83.87万元。
在ESG报告中,拉卡拉强调,公司构建了全球资金渠道网络,为用户提供全球收款、全球支付的便捷支付体验。出口卖家跨境资金结算最快3分钟。显然,在布局全球支付网络的同时,拉卡拉外汇业务的合规运营仍需完善。
2023年,拉卡拉因违反反洗钱法被罚款875.4万元。违法事实包括: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;未按照要求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的;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。
同样在2023年ESG报告中,拉卡拉特别强调了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拉卡拉支付,表示“反洗钱不仅是合规要求,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”。拉卡拉表示,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反洗钱管理制度,建立了反洗钱黑名单制度和客户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。
拉卡拉表示,公司对客户的洗钱风险评估分为两个主要步骤。首先,根据一系列客户评级指标进行初步评分;其次,分行专人对系统初步评估结果进行人工重新评估,根据客户的身份、背景、行业规模等具体情况对评分结果进行调整,并提出审核意见假如。同时,拉卡拉还表示,公司细化了50多个客户风险分类和评级指标,涵盖了从客户身份类型到交易行为的各个方面。
但从2023年监管处罚公告来看,拉卡拉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,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。拉卡拉ESG报告中提到的“风险评估体系”显然还没有落实到位。
“跳码”事件还是挪用国有资产?
说起拉卡拉的非法运营,就不得不提到2023年震惊业界的非法跳码事件。
2023年,拉卡拉发布公告称,“公司收单业务中,部分标准商户交易采用优惠商户交易费率并发送至清算网络。公司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案资金退回至待处理账户”此次重大事件及后续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,建议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,谨慎决策。”
所谓“部分标准商户交易采用优惠商户交易费率,发送至清算网络”,业内称之为非法跳码业务。
2016年9月6日,央行开始实施《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》。银行卡商户统一分为三类并编码——餐饮、酒店、百货等标准商户费率分别为:0.6%左右;家电、超市、加油站等民生优惠商户税率为0.38%至0.48%;公立学校、公立医院、慈善机构等公益性商户的税率为0%。各收单机构按照该标准进行市场化定价。
所谓跳码业务,是指支付机构为不符合优惠费率的商户以优惠费率办理结算。例如,支付机构与商户进行对外结算的手续费为0.6%,向银联提交内部结算的手续费为0.38%甚至0%。中间部分被收单方收入囊中。
该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,监管机构此前认为“跳码”属于“灰色地带”,但从2021年开始,调查组陆续进驻各支付公司,认为“跳码”业务造成了“损失”国有资产。”
拉卡拉对于跳码事件涉及的金额一直含糊其辞。
拉卡拉在随后发布的2022年年报中表示,鉴于该事项可能造成损失,基于审慎性原则,公司对涉案资金进行了适当的会计处理,抵销2022年当期损益,最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。
2022年年报显示,拉卡拉全年亏损14.37亿元,扣除后亏损约1.21亿元。在营业外支出“其他”项目列示13.79亿元,计入当期营业外损益。多家媒体指出,这笔近14亿元的巨额非营业支出可能是跳码事件对拉卡拉业绩的影响。
此次跳码事件不仅暴露了拉卡拉合规运营的重大漏洞,也引发了各界对拉卡拉信息披露、股东减持合规情况的质疑。
有媒体报道称,拉卡拉等支付公司的“跳码”事件其实在2022年上半年就爆发了,但拉卡拉直到年报前夕才向外界透露具体信息,因为涉及巨额资金。还款额超过10亿。未向公众公布。
2022年至2023年间,在此事披露前,拉卡拉多名股东和高管大幅减持。
2022年11月28日公告显示,拉卡拉第一大股东联想集团自2022年5月至2022年7月两次减持,套现合计约3亿元。减持后,联想集团持有拉卡拉26.14%股份,仍为第一大股东。
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,另一股东孙浩然与某证券公司开展的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发生违约,其质押于该证券公司的公司股票被强制清算以偿还债务。融资超过1亿元。
此外,拉卡拉的两名股东北京未名雅集文化传播中心(有限合伙)——北京未名雅集投资管理中心(有限合伙)、北京创金兴业投资中心(有限合伙),均于2023年1月减持并累计套现金额超过600万元。拉卡拉第二大股东孙陶然是伟明雅吉和创金兴业的有限合伙人之一。
在众多股东密集减持后,拉卡拉迟至2023年4月18日才发布重大公告披露非法跳码事件。 4月19日,拉卡拉股价暴跌,盘中跌幅近17%。当日收跌13%,总市值较前一交易日缩水20亿元。